新闻中心

国家电投风创中心牵头!我国首个海上漂浮式连续波激光测风雷达下水投运!

发布时间:2024-01-30来源:绿动齐鲁

近日,国家电投风创中心牵头,国家电投山东能源与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合作研发的国内首个海上漂浮式连续波激光测风雷达在荣成东南海域成功投入运行。


该雷达将在深远海域开展风、浪、流、潮位、气温、湿度、气压、能见度、盐密度等海洋全要素的实时观测和传输,是海洋能资源精细评估的重要装备,为资源开发提供精准的全周期观测数据,为后续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微信图片_20240130133707.jpg


作为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研制的设备和算法,在测量精度、分辨率、范围以及数据利用率等方面实现诸多创新突破,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


国内首次采用“连续波相干多普勒”体制实现海上精细风场的测量,突破了传统脉冲式激光雷达存在扫描盲区的局限,可以在秒级测量获得更精确的高度和风场数据


采用距离/角度扫描收发望远镜,实现高距离分辨率的风场测量,风场测量的距离分辨率高于10米


开展多参量信息校正算法研究,提高数据解算精度和数据利用率


采用功率可调激光器,实现测量范围和降低功耗双重目标


微信图片_20240130133711.jpg


此外雷达采用10米直径的钢制标体与无源稳定平台,平衡了海浪带来的晃动和冲击,使其具备抗风浪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还采用太阳能电池和“液态阳光”甲醇燃料电池组合供电方式,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无外部输入条件下可连续运行30天。


微信图片_20240130133713.jpg


在半岛南,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已先后建成投产三座海上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125万千瓦。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深远海”重要布局。开展海洋能资源精细评估,将对持续巩固和扩大公司海上能源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项目的成功投运体现了国家海洋环境动力要素观测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是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单位充分发挥不同体制、专业和地域的优势,搭建多元化、宽领域、开放共享的又一成果。


微信图片_20240130133715.jpg


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将继续发挥协同融合优势,深耕海洋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助力海洋资源的集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版权所有:2024第4届风电人工智能及智能运维大会暨第3届海上风电建设与运维大会